班主任開學講話稿
在生活中,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講話稿,講話稿是講話者為了在會議或重要場合上表達自己想要講的話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相信寫講話稿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班主任開學講話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班主任開學講話稿1
同學:
今天是新一年新學期的第一次班會。我很高興看到你們都興高采烈,幸?鞓!借著這個寶貴的機會,我很想對同學們說幾句鼓勵的話:
首先,我們必須有信心和決心取得進步。
初一班主任講話。
新年伊始,當你認真總結過去的時候,如果你覺得上學期各方面表現(xiàn)都不錯,請不要驕傲。新學期你要再接再厲,爭取更好的成績,更大的進步。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有很多缺點或者問題,請不要覺得太差,更不要灰心。你應該振作起來,努力趕上。面對失敗,讓我們記住一位老人的話:一個人失敗了,并不證明他就永遠完了;如果他放棄了,退縮了,他就永遠完了。無論如何,老師希望每個學生都有“我會比昨天進步更多”的信心和決心。
第二,要有明確的目標和科學的規(guī)劃。
有了前進的信心和決心,就會有前進的動力,但這還不夠。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每個學生都要分析認識自己,制定一個在思想、學習、紀律、健康等方面都可以通過自己努力達到的目標,然后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方案,這樣才能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有方向,有目標。
第三,要特別注意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老師和家長都很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其實他們更關心的是學生能否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以前很多同學家里學校都不一樣,上課下課都不一樣。雖然許多學生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成績,但他們在紀律、衛(wèi)生、誠實守信、禮貌待人方面做得不好,給老師、家長和同學帶來了很多麻煩,造成了不良影響。為什么會這樣?因為他的成績只是老師和家長逼出來的,他不知道如何自覺學習,如何有效學習,如何與人溝通,如何誠實守信。這樣的學生不是好學生,最終沒有競爭力,這也決定了他們會被社會淘汰。所以我希望學生在努力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從小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比如每節(jié)課都要認真教,每份作業(yè)都要做,每道習題都要規(guī)范完成,兩則習題做好,課前歌曲和宣誓,對學習有極大的好處!
第四,要通過“勤奮認真”來完成這學期的任務。
俗話說,“勤奮是一生的鑰匙,春天是一年的鑰匙,早上是一天的鑰匙。
俗話說“勤能補拙”。從這些諺語中,我們可以看出勤奮對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新學期,希望每個學生都能勤于思考,動手,努力,勇于創(chuàng)新。另外,一定要認真。世界上最難的事也是怕“嚴重”二字。我們應該認真學習,更認真做人。如果每個學生都能勤奮認真,那么這個學期每個學生都能成為好學生。
同學們,從自我出發(fā),從現(xiàn)在開始,衷心希望大家早日收回自己的想法,讓班級工作的各個方面早日進入正式階段,投身到快樂的學習工作中去!
班主任開學講話稿2
曾經(jīng)有一位高三的學生對我說:“我簡直無法忍受,每天寫不完的作業(yè),每周做不清的試卷,回到家里父母期望的眼神和不停地嘮叨,都讓我感到疲憊不堪,我覺得快要崩潰了。”
我非常能理解大家的感受,第一,我也曾經(jīng)歷過高三,深切體會到學習的緊張和單調(diào);第二,作為學生的家長、孩子的母親,我每天都感受著孩子學習的辛苦和不易。借用一句歌詞表達我的感受:快樂著你的快樂,痛苦著你的痛苦。
下面我來講一個古老的寓言故事,《狐貍和葡萄》:從前,有一只狐貍走過一個葡萄架。葡萄熟了,一串串掛在高高的葡萄架上,晶瑩剔透,十分誘人。
狐貍垂涎三尺,于是使勁兒一跳,但是葡萄架很高,狐貍沒有成功,“人生能有幾回搏,讓我再試一次”,很遺憾,它仍沒有夠著,三次、四次,試了很多次,最后它筋疲力盡,覺得沒什么希望,無可奈何地走了,邊走邊自我安慰:這些葡萄沒有熟,肯定是酸的,我根本就不想吃。這就是吃不到葡萄反說葡萄酸——酸葡萄心理。
在我們同學中間也有這種情況,經(jīng)過多次努力,中考無望,只有選擇放棄,但這種放棄并不是全盤皆輸,再無路可走,所以不妨用酸葡萄心理調(diào)節(jié)一下自己。對這些同學我想說,你們是讓人敬佩的,經(jīng)歷無數(shù)次的失敗與痛苦,依然堅持了,屢敗屢戰(zhàn),何等堅強!
以后還有什么樣的挫折你們不能承受?有一句名言:上帝為你關閉了一扇窗的同時為你打開了另一扇窗。放棄一條路,同時也選擇了另外一條路,但是不論你做出了什么樣的選擇,都要做好吃苦的準備。我想送給這些同學幾句話:
人不可能事事行,也不可能事事不行;
一事行不等于事事行,一事不行不等于事事不行;
今天行不等于明天行,今天不行不等于明天不行;
做事不行不等于做人不行。雖然成功未必在我,但努力一定有我!
第二只狐貍來到葡萄架下,像第一只狐貍一樣,也沒能摘到葡萄,他想:這么鮮美的葡萄我都不能享用,上帝太不公平,我活著還有什么意思,不成功便成仁,自盡吧。
在我們同學當中可能有這樣一種想法:如果考不上重點高中、重點大學,我這一輩子就完了。果真是這樣嗎?
一位高三的孩子曾這樣對我說:“每天回到家里,父母什么家務也不讓我做,說只要我學習好就行,而且經(jīng)常陪著學習到很晚,如果我考不好,就會感到很內(nèi)疚,對不起父母!
還有一位孩子,他說:“我平時成績基本上是前幾名,但我一點也不自信,每次考試都緊張,要是別人超過我,要是成績滑了怎么辦?”
因為經(jīng)常處于惶恐不安之中,于是出現(xiàn)了一些生理癥狀:經(jīng)常感到胃不舒服,頭疼,睡眠不好,去醫(yī)院檢查也查不出什么毛病。這已經(jīng)是考試焦慮的癥狀。
在學習和生活中,如果你感到壓力太大時,要學會減壓,這里教你一些方法:
張弛有度。在學習和考試中,適度緊張和興奮有利于提高效率,但是如果緊張和壓力超過一定的限度就是有害的。就像琴弦,如果太松了便無法彈奏樂曲,只有適度地緊弦,才能奏出美妙的樂曲,但是如果一根弦繃得太緊太久了,就會失去彈性,甚至繃斷。
每個人都可能出現(xiàn)緊張、焦慮等情緒困擾,著名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崔永元曾坦言,自己由于工作和生活壓力等各種原因,一度出現(xiàn)精神抑郁,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調(diào)整之后,才有了一個新的開始。你也要張弛有度,學會愛惜自己。
自我對話。我到底擔心什么?是什么引起我的緊張和擔心?可能是父母的.期望,也可能是自己的失敗幻想,甚至別人的一句話、一個小情境都可能引起緊張。把你的感受寫出來一一反駁。
比如:我不想讓父母失望,他們對我的期望很高,我怕他們難過。辯駁理由:父母可能會很失望很難過,但如果自己焦慮不安急出毛病來,他們會更擔心更難過。父母希望自己學習好,更希望自己健健康康,重要的是自己努力了沒有,而不是結果非要怎樣。
自我開放。當你感到壓力大時,主動和老師、朋友、父母溝通,聊一聊,說一說,把緊張的情緒釋放出來。尤其是和父母交流,說出你的想法,讓父母了解你的真實情況,理解你的感受,對你有一個合理的期待。
魯迅先生對孩子的要求僅僅是:自食其力。要學會尋求幫助,別什么事情都一個人在心里悶著。
調(diào)整好生物鐘。每個人在一個月中都有情緒的興奮期和低潮期,有些天心情特別好,做事效率很高,有些天心情莫名地煩躁,看什么都不順眼,就想發(fā)脾氣。不論男生還是女生,找到你情緒的規(guī)律,在情緒低潮時,學會調(diào)整,避免刺激。
每個人在一天當中也有精神的興奮點,有些同學白天精神好,有的則晚上容易興奮,學習效率高,盡量把你的興奮點調(diào)整到與中考時間段相一致。
運動是最好的心理醫(yī)生。每天適量的體育運動有利于緩解緊張的心情,比如跑步,可以單跑,結伴跑更好,或打打球、散散步都可以!8-1>8”,每天抽出一小時進行運動和休息,雖然只學習了7小時,學習效率卻超過8小時。
磨刀不誤砍柴工,大家都知道,可是一看到別人都在埋頭學習,課間十分鐘也不走出教室,自己哪能不緊張,但學習不是拼時間而是比效率。也有同學認為體育考試已經(jīng)考過了不用再鍛煉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形成一種良好的運動習慣,可以使你終身受益。
第三、第四只狐貍也來到了葡萄架下,它們看前兩只都沒有摘到葡萄,于是開始想辦法,它們搬來磚頭找來棍子,開始摘葡萄,但是他們惟恐對方得到的多,自己得到的少,互相爭斗,結果可想而知,兩敗俱傷。
曾有學生這樣對我說:老師,我有一位好朋友,我們學習成績差不多,有時他好一些,有時我好一些。但是當他比我考得好時,我心里就難受,不服氣,就不想理他,你說我是不是很自私,很虛偽,我心理正常嗎?
我是這樣回答的:非常感謝你對我的信任,把你真實的想法說給我聽。
首先祝賀你,有人把你作為對手,說明你優(yōu)秀;有人做你的對手,說明你是一個有上進心的人、追求進步的人,滿足現(xiàn)狀的人會有對手嗎?
其次,正是因為對手的存在你才進步得更快,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不是一件好事嗎?有一位武林高手叫獨孤求敗,一個人沒有對手是很孤獨,很寂寞的。人生不能沒有競爭對手,棋逢對手、高手對弈這才叫酣暢淋漓。
這個對手可能在你身邊,也可能在遠方;可能是困苦的環(huán)境,也可能是自己薄弱的意志。對手其實就是你自己,你能否戰(zhàn)勝自己的脆弱,自己的狹隘?
再者,學會接納他人,友善相處。人需要自尊心、自信心,但如果過度,就會演變?yōu)榧刀市暮吞摌s心。
三國時的周瑜曾感嘆:既生瑜,何生亮。既然有我周瑜智慧超群,又何必生他一個諸葛亮聰明絕倫呢?如果一個人由于擔心別人優(yōu)于自己而產(chǎn)生憤怒和嫉妒心理,是非常有害的,它使自己處于緊張的人際關系中,緊張、不安、擔心、憤怒的情緒中,會影響學習和生活。
和諧的人際關系非常重要。學會調(diào)整自己的情緒,為自己,也為別人。